6月1日,中国校友会(cuaa.net)网对外发布“中国高校长江学者校友榜”,北京大学位居第一名,共有61位校友受聘为长江学者,其中医学类专业毕业生16人,清华大学有37位校友受聘为长江学者位居第二,位居前十其他高校依次是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
中国校友会网运营总监赵德国介绍,此榜是依据中国高校毕业生受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的人数统计得出,此榜的“校友”仅指在国内高校就读并获专科、本科、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共有160多所高校的700多位校友被聘为长江学者,平均年龄40多岁,大都是七十年代以后入学,基本具有博士学位,90%以上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的经历,其中位居十一到二十的高校依次为:东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兰州大学。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教育部1998年启动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3个层次中最高层次的人才项目,是由教育部与香港爱国实业家李嘉诚先生共同筹资设立的专项计划。旨在“延揽学界精英,造就学术大师,带动学科建设,赶超国际水平“,计划启动以来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中青年学界精英参与我国高等学校建设。从受聘学者情况来看长江学者几乎都是已经做出骄人成绩的跨世纪中青年杰出人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已经构成了我国两院院士的一支后备梯队。截至2004年已有12位长江学者当选为“两院”院士,31位担任“973”计划首席科学家,27位担任了十五“863”计划专家;33位长江学者及其科研集体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的项目资助等。
有专家指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自实施以来有效地吸引、稳定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大师投身高校,特别是在学术上卓有建树的海外学者回国工作,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为海外学子回国为祖国做贡献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中国高校长江学者校友榜”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高校“中青年科技杰出人才”培养的状况,但考衡量一所高校综合办学能力要从多个角度出发,不能以偏概全。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在调研时曾指出“学生就是大学的名片”,“大学是培养国家高级人才的地方,学生就是学校的“产品”,因此,学校应当切实注重学生的培养”。
中国高校长江学者校友榜(5人以上)
名次 |
学校名称 |
人数 |
1 |
北京大学 |
61 |
2 |
清华大学 |
37 |
3 |
复旦大学 |
36 |
4 |
中国科技大学 |
35 |
5 |
浙江大学 |
33 |
6 |
南京大学 |
32 |
7 |
吉林大学 |
27 |
8 |
武汉大学 |
27 |
9 |
华中科技大学 |
23 |
10 |
山东大学 |
19 |
11 |
东南大学 |
18 |
12 |
西北工业大学 |
17 |
四川大学 |
17 |
14 |
中山大学 |
16 |
西安交通大学 |
16 |
16 |
中南大学 |
14 |
天津大学 |
14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14 |
19 |
上海交通大学 |
13 |
兰州大学 |
13 |
21 |
南开大学 |
12 |
大连理工大学 |
12 |
23
|
中国农业大学 |
10 |
同济大学 |
10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10 |
26
|
厦门大学 |
9 |
华东理工大学 |
9 |
28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
8 |
29 |
华中农业大学 |
7 |
30
|
中国矿业大学 |
6 |
中国海洋大学 |
6 |
华南理工大学 |
6 |
33 |
重庆大学 |
5 |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5 |
中国地质大学 |
5 |
北京理工大学 |
5 |
西南交通大学 |
5 |
北京科技大学 |
5 |
合肥工业大学 |
5 |
第四军医大学 |
5 |
湖南大学 |
5 |
西南农业大学 |
5 |
说明:此榜仅供参考,如有遗漏欢迎补充.